5月29日,随着杭州市临安区太湖源镇5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临安全区光伏装机容量达到71.06万千瓦,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装机容量达到1.1千瓦,成为杭州首个实现“每人一千瓦光伏”目标的区县。
2021年,临安区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区县级“十四五”光伏专项发展规划,将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中心提出的“全球每人一千瓦光伏”倡议转化为65万千瓦的具体发展目标。
根据规划,临安创新建立了“发改统筹+联盟自治+电网保障+属地协同”的“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整合了2个政府部门、18个镇街、14家光伏企业和26名行业专家资源,构建起完整的政策支持、技术服务和运营管理体系。同步推进“整镇光伏”计划,在天目山、岛石、龙岗等镇打造连片光伏示范区。
数据显示,目前全区3058余户居民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其中部分村民通过“屋顶租赁”模式,不仅获得免费屋顶改造,每年还可增收数千元。
四年间,大量的分布式、集中式光伏并网,给临安电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面对大规模新能源接入挑战,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实施“技术+服务”双革新。在太湖源5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中,该公司首次应用工业级无人机吊运技术,通过“空中物流通道”将山地运输效率提升两倍,减少植被砍伐面积80%。
为了确保新能源高效消纳,该公司上线户用光伏数据聚合采集项目,通过安全加密技术和聚合熵算法,打通专业壁垒,实现低压光伏数据的实时监测,配网“源”端更加“透明”。加快光伏“四可”能力建设,对存量及新增用户电能表及终端进行改造,实现光伏用户的柔控和刚控功能,对光伏用户发电量进行阶段性调节,从而提升电压合格率指标。
如今,随着“每人一千瓦光伏”目标的实现,在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即将召开之时,临安不仅兑现了四年前向全球发出的绿色承诺,更以系统化创新为全球县域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而未来,临安也有了新的期待——争取在“十五五”末,实现全区累计光伏装机容量1吉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