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4月20日发布1-3月份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光伏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其中3月份就装了20.24GW,同比增长79.9%。 此时,距离5月31日分布式光伏全额上网截止,已不足1个月
4月28日,亚玛顿发布公告称,为落实公司海外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拟通过公司全资子公司亚玛顿(中东北非)有限公司在阿联酋设立全资子公司亚玛顿玻璃工业有限公司,并投资建设年产
作者 柯阳明 编辑 杨锐 排版校对 甘惠淇 近期,我国分布式光伏领域迎来政策密集期,吉林、宁夏、广东、江苏、广西、重庆、海南、山西、湖北等多地纷纷出台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旨在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内容各有特点
2025年4月21日,双反终裁落地,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征收最高3521.14%的“双反”税,其中柬埔寨部分企业税率甚至突破3400%
临近2024年年报披露的最后关头,已经有不少企业先行交出2024年成绩单,有阳光电源日赚3000万,捷佳伟创净利增69%,却也有TCL中环巨亏98亿,能辉科技增收不增利。 光伏行业分化明显,在冰火两重天的数据背后,HJT技术、储能布局、海外建厂,似乎正常成为光伏行业的保命密码
由于产能阶段性严重过剩,导致光伏产业当下比较艰难,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但其实还有一个潜在的大风险却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事实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光伏行业走出周期底部的最大掣肘,它就是光伏电价问题! &n
1月17日,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在工商业光伏领域激起千层浪。尤其是文件中的第十四条规定,更是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此之前,工商业光伏同一户号下是不允许不同投资主体分别开发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也阻碍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编辑/刘莉 数据统计/刘莉 制图/能源严究院 数据/公开信息整理 截至4月25日,光伏上市公司股价终于摆脱了环比“跌跌不休”的尴尬境地。 据「能源
一边是亏损,一边是上涨。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自3月以来,光伏板块多次异动上涨。昨天上午,光伏逆变器板块集体上涨,其中,九州集团20%涨停,阳光电源涨超4%。眼下,光
到2035年,推动交通运输和新型能源体系全面融合互动,初步建立以清洁低碳能源消费为主的交通运输用能体系。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4月25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4月24日,合盛硅业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266.92亿元,同比增长0.41%;归母净利润17.40亿元,同比下降33.64%。具体来看,2024年合盛硅业工业硅业务实现营收约137.
导语:要么选择迁往印度、中东以及北非,要么赴美本地化建厂。 01 精密的算计 当“创纪录关税”横亘在东南亚光伏产业面前,这场看似疯狂的贸易制裁,实则暗藏精密计算。 4
赶碳号在群里看到“普乐科技”这个名字时,只感觉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翻看以前写的文章,才知道这就那家横空出世的BC企业《平地一声惊雷,BC阵营忽然杀进来一个程咬金?》
近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太阳能产品加征史无前例的高额关税,反补贴税最高达3521%(柬埔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分别为395.9%、375.2%和34.4%。这一决定源于为期一年的贸易调查,指控东南亚国家的中资企业通过政府补贴和低于成本价倾销扰乱美国市场
作者 杨锐 编辑 杨锐 排版校对 甘惠淇 01 美国对光伏制造的新关税再次升级,最高税率超3400%。 当地时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其对来自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反倾销税(AD)和反补贴税(CVD)调查的终裁税率
4月20日,宇邦新材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32.76亿元,同比增长18.59%;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74.49%。上市后营收继续保持增长,利润却首次出现下滑。对此,宇邦新材表示,产业链价格急速下降引起市场竞争压力骤增,公司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状况
从落入低谷到重回牌桌,钠离子储能正从“备胎”走向台前。 文 / NE-SALON新能荟 4月21日,宁德时代推出首个钠离子电池品牌&m
光伏行业正从成本竞争向技术竞争过度。 文 / NE-SALON新能荟 图片截自:天眼查官网 近日,创维爱旭(百色)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代表着创维-爱旭(百色)光伏ABC电池西南基地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特朗普主导主演的关税大戏还没结束,但市场已经开始渐渐无感,后续是否还会有高潮,不得而知,但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这一出关税大戏确实没有那么可怕,而且最主要的原因跟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 一般认为光伏不
编辑 杨锐排版校对 甘惠淇2009年,彼时38岁的安庆人蔡浩果断放弃五金建材生意,创办中信博,会计专业出身的他,却敏锐地捕捉到光伏产业爆发机遇,进军支架这个“边角料”产业,并做到亚洲第一,把产品卖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